8月15日,贵州省具有水平和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1.1类化药新药“替芬泰”临床前研究总结及临床研究启动新闻发布会在贵阳举行,本项目临床研究的启动标志着该创新研发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贵州生物多样性良好,现有4800余种药材资源,在创新研发方面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此前,贵州已在挂牌成立了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在中药产业种植活性植物的筛选、中医药民族新医药的研发和现有品种的技术提升等领域都取得了一批创新的成果。现启动对创新“替芬泰”的研发,或可对慢性乙型肝炎产生作用,对于贵州新医药产业发展意义重大。
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一种可导致肝癌和肝硬化的严重疾病,乙肝患者人数众多。目前,尚未有能够彻底消灭乙肝病毒的,临床乙肝的相对于其他疾病来说数量相当少,主要是以核苷类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等为主,干扰素为辅。存在服药时间长、易产生耐药等问题。
为此,研制疗效更好、毒副作用小的抗乙肝新药成为乙肝患者的迫切需求。1999年国家自然科学资助贵州省中科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教授梁光义展开课题,研究贵州具有抗肝炎作用的苗药马蹄金中活性成分进行了研究,发现马蹄金素先导化合物,并以此为基础启动了1.1类化药新药“替芬泰”的研制。
参与临床前研究工作的工程院院士刘昌孝称,“替芬泰”抗HBV(乙肝病毒)作用机制与现有不同;停药后无明显反弹;对核苷类耐药株具有较强的抗HBV效果。
刘昌孝在总结时表示,“替芬泰”具有全新作用机制,有望破解世界难题。“通过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替芬泰’抗乙肝病毒的作用部位不是抑制pgRNA(转录合成前基因组)的表达或抑制DNA聚合酶的活性,可能通过抑制细胞核内cccDNA(乙肝病毒前基因组RNA复制的原始模板)达到抗乙肝的效果,但有待于进一步的机制和临床研究予以证实。”
公开资料显示,只有了细胞核内的cccDNA,才能彻底乙肝患者病毒携带状态,而这是抗乙肝病毒的目标。
抓住商机 立刻联系
马上留言 共同发展
温馨提醒:本网站属于信息交流平台,倡导诚信合作、互惠共赢!为了保证您的利益,建议经销商朋友与厂家合作前,认真考察该公司资质诚信及综合实力,以免造成损失。